理论天地

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和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数据为例
文章来源:领导科学教研部 作者:霍红梅 发布时间:2019-04-29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和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数据为例

  霍红梅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本文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省数据为基础,分析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婚姻状况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以及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提出改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健康状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支持 社会参与 老年人健康 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便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7%,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在加快。不仅在中国,印度、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美国、德国,以及法国等国家也面临着老龄化速度加快的问题。

  伴随着世界范围的“银发浪潮”的冲击,老年人口相关问题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200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提出积极老龄化(Active Ageing)的定义,并指出,“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老年人健康问题是老龄化背景下尤为重要的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45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0.3%,若不考虑省际青壮年迁移人口的影响,仅从自身人口年龄构成而言,辽宁老龄化程度已居全国首位。因此,对与辽宁老年人口健康有关问题的研究有其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人口寿命的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凸现,与老年人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老年人健康与福利问题备受关注,如涉及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状况,以及健康自评等问题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比较多(ZimmerChayovanLinNatividad2004ZimmerLiuHermalin,和Chuang1998;穆光宗,2002,等)。

  研究表明,健康自评的结果受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和社会参与程度、家庭支持,以及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JohnsonWolinsky1994Li等人,1998WolinskyJohnson1992)。

  本文将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省数据,分析辽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因素(如:婚姻状态、社会参与程度和家庭支持等)以及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并依此为进一步改善我省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出对策思路。本研究采用样本来自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辽宁数据(老年问卷),共包括65岁及以上老年样本323人,其中老年女性161人,老年男性162人。

  二、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及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

  (一)老年人健康状况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健康状况自评”的选项,因为健康状况自评,被学者看作是主观健康认知、或者健康自我评价,是老年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自评主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预测和揭示作用,因此,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代表被调查对象的健康现状。

  调查中,被调查者被问到,“总的来说,您觉得您目前健康状况如何?”,各年龄段老年人中,认为自己健康状“很好”或“较好”的女性人数比例均低于男性,总体上老年女性比男性的健康自我评价要消极。老年女性中,回答“很好”或“较好”的人数比例不同年龄段分别是46.2%(65-69岁)、44.9%70-74岁)、36.4%75-79岁)和33.3%8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各年龄段回答健康状况“很好”或“较好”的比例分别是54.8%65-69岁)、50%70-74岁)、36.7%75-79岁)和43.8%80岁及以上)。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女性年龄越大,健康自评结果越消极。

  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存在性别差异:除“80岁及以上”年龄段女性中28.6%的人自评“很好”或“较好”,高于男性3.6个百分点以外,其他年龄段的老年女性健康自评均比男性消极(见图1)。 

   

 

 图1 分性别、年龄的辽宁城镇老年人健康自评结果分布情况

  农村老年女性中除“65-69岁”和“75-79岁”年龄组的被调查对象健康自评程度明显高于农村男性外(由于样本量局限,不能确定其代表性),其他年龄组的老年女性健康自评结果都比老年男性要消极(见图2)。 

  

 

2 分性别辽宁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积极年龄分布情况

  老年女性健康状况也可以从慢性病患病率来考察。从调查数据看,老年女性总体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7.1%,要高于老年男性7个百分点;除65-69岁年龄组外,其他年龄段的老年女性慢性病患病比率均高于老年男性,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是93.8%,比老年男性高出18.8个百分点(见图3)。 

  

 

3 分性别、年龄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情况(%

  (二)老年人婚姻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辽宁省老年女性有配偶的人数比例在各年龄段皆远低于男性(见图4);丧偶比例则皆高于男性(见图5)。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离婚、未婚的比例极低。

  

  

4 分城乡、性别、年龄的老年人有配偶情况(%

  65岁以上城乡老年女性丧偶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其中,75-79岁城乡老年女性丧偶的比例分别为66.7%71.4%,分别比同龄组男性高4446.4个百分点;80岁以上的城乡女性丧偶比例分别为71.4%81.8%,分别比同龄组男性高46.44个百分点。

  

 

5 分城乡、性别、年龄的老年人丧偶情况(%

  (三)老年人家庭支持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与老年男性相比,老年女性能够从子女那里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首先,老年人获得来自儿子或女儿的经济支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老年女性会从子女那里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老年女性中分别有72.1%76.6%的人能够从儿子和女儿那里获得经济支持,分别比老年男性高16.321.9个百分点;其次,与老年男性相比,老年女性能够得到更多来自儿子或女儿的生活上的照料和关心:分别有84.4%84.69%的老年女性能够从儿子和女儿那里获得生活照料支持,比老年男性分别高13.717.79个百分点(见表1)。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在于老年男性多数由配偶照料,所以他们获得来自子女的支持要相对少一些。

  对于儿女是否能够“听您说心里话”,大多数老年人的回答是“是”(人数比例超过5/6),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从子女的角度分析,老年人从女儿那里获得的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的比例要高于儿子,这也可以理解为女儿的关心要比儿子更细腻,这一结果也显示,子女对父母的精神支持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见表1

  表1. 分性别老年人获得家庭支持情况(%

性别

老年男性

老年女性

支持来源

儿子

女儿

儿子

女儿

经济支持

55.8

54.7

72.1

76.6

生活照料

70.7

66.9

84.4

84.69

精神关怀

86.4

94.2

84.4

95.6

  (四)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辽宁城乡老年女性分别有50%11.3%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曾“参加有组织的老年文娱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城乡老年男性中的相应比例分别为56.4%9.4%。从数据可以看出,城乡老年人参加文娱活动、志愿者活动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

  调查显示,总体上,老年男性和女性在读书看报时间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分别有39.8%56.3%的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会读书看报,而老年女性读书看报的比例要比男性低16.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老年人在读书看报时间的分配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分别有24.8%46%的老年男性和女性从不读书看报,老年女性读书看报的人数比例比男性低21.2个百分点;农村老年女性中仅有9.4%的人会读书看报。因为,老年女性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家务劳动上,而农村老年女性还因子女外出务工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农业劳动,加上自身文化水平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读书看报也就比较少。

  有63.8%的老年男性和59.4%的老年女性,在一年中进行过“走亲访友或者应酬”活动,城乡老年女性中分别有65.2%47.2%的人有过此类行为,分别比城乡男性低39.1个百分点。分别有20.7%17.6的老年女性和男性过去一年中曾经外出旅游,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存在城乡差异;其中,城乡老年女性外出旅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3.2%5.7%,农村老年女性出游的几率很低。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辽宁老年女性的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及健康状况总结如下:(1)老年女性健康自评状况比男性消极,慢性病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2)老年女性丧偶比例高于老年男性。(3)在“参加老年文娱活动/志愿者活动”、“走亲访友或者应酬”和“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活动中,老年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读书看报”方面,存在性别差异,老年女性读书看报的时间显著低于男性,因为老年女性一方面家务劳动要多于男性,看书时间要相对较少;同时,也存在老年女性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或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4)老年女性会获得儿女更多的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因为老年女性离婚/丧偶的比例高于男性,因此更需要来自子女的帮助和支持;而老年男性多数有配偶照顾。因此,老年女性,尤其是离婚/丧偶的老年女性、农村留守老年女性,由于缺乏来自家庭的支持和照顾,她们的健康问题更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为改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政府和相关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到老年人健康支持网络的构建中来。

  2.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经济社会地位。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提高女性地位,为女性提供与男性同等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女性对身体健康的投入,进而改善女性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自评。

  3.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程度。社会参与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调查表明,老年女性的社会参与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社区和妇联组织应积极做好老年人的组织与宣传工作,鼓励老年女性参与社会活动,走出家门接触自然和社会,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面貌,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家庭、社会等层面营造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和氛围。

  4.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化的养老服务和援助机制。由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丧偶几率高于男性,且自身经济社会能力比男性弱势,对于家庭中的子女等亲属的养老依附性更强,而且子女等亲属的照顾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妇联组织)等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时,应注重家庭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加强对老年人子女和亲属的宣传和引导,提供家庭养老的居住模式,如将养老机构和居民住宅设计在一个建筑群中,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料的同时,子女可以随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将对老年人健康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5.增强养老服务和健康援助机制的性别敏感。本文研究表明,女性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普遍比男性消极,并且慢性病患病率要高于男性,老年女性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有着更高的健康不良风险。因此,政府在设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人健康援助机制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女性,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将她们作为目标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扶助措施。

  6.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社区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机构组织和教育老年人,建立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同时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积极推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1] 刘颂,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2] 穆光宗,老年发展论——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J],人口研究2002 ( 6). 

  [3] 刘颂,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0. 

  [4] 易松国、鄢盛明,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3. 

  [5]张大勇, 于占杰.家庭支持网与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6]贺静,农村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 

  [本文发表于《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第12]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