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亮 王奇报道 4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来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沈阳红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传承创新,深化医疗健康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力量。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建校至今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名医名师辈出。郝鹏首先来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看望慰问张静生、杨积武、田振国等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感谢他们为中医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希望大家在为百姓解疾除疴的同时,做好传承带教工作,让中医中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郝鹏走进学校博物馆,了解校史、医史和学校建设情况,看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方凌小学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中医传承研学活动,他高兴地说,让孩子们从小就体验了解中医,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知。希望学校把这一特色活动持续办好,积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在学校图书馆,郝鹏来到“五色轩”大学生创业产品展区,与师生互动交流,勉励大家把所学所长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学校教学实验中心,郝鹏观摩中医实践教学,听取中医药科技创新情况汇报。他强调,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全省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希望学校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优势专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发挥好区域带动和基层辐射作用,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我省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独特,林下山参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但受限于没有政策规范,长期以来仅作为初级农产品,种植分散、粗放,产业层级不高、附加值较低。对此,省委高度重视,郝鹏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推动林下山参省级炮制规范制定工作,促进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相关部门牵头,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由辽宁中医药大学负责。郝鹏在调研中专门听取情况汇报,充分肯定工作积极进展,要求加快制定林下山参炮制规范,推动林下山参在饮片和中成药领域应用,以此为牵引,带动我省道地药材发展突破瓶颈,助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质效。
沈阳红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生产出我国第一粒红药片,开创了中医药领域中的现代红药品类。郝鹏实地参观提取、浓缩、收膏车间,听取生产经营、产品结构、工艺流程、产学研合作等工作汇报,询问产品特性、研发投入等情况。他希望企业把握机遇,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理念,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数智化转型,加强新产品研发,把好守住质量关,不断推出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郝鹏在调研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北药”是东北地区特有中药材资源体系,我省作为“北药”核心产区,资源禀赋独特、道地药材优越,同时,中医药领域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北药”特色,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统筹、协同发力,依托我省道地药材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聚焦创新驱动,加快中药产业全链条升级,建设现代中药产业体系。要坚持三产融合,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做好道地药材生产,培育壮大中药企业,聚焦品牌建设,拓展产品价值空间,深化中医药与康养、文旅融合,打造中医药特色“医、药、健、养”产业链,加快形成中医药产业集群。要持续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化中西医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省及沈阳市领导靳国卫、单义、吕志成参加调研。